阳江:着力破解村民小组管理难题,积极构建“四级党建网格+”模式

“一定要把这条烂路修好!”眼看村民出行难,阳江阳春市岗美镇那排村“两委”干部通过党建网格,挨家挨户上门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啃下了“硬骨头”。如今,开摩托车搭饲料都会摔倒的泥路变成了水泥路,村民出行更方便了。

阳江:着力破解村民小组管理难题,积极构建“四级党建网格+”模式

阳江市阳东区塘坪镇北甘村乡村风貌换新颜 谭文强/摄

抓党建,聚人心,促乡村振兴,才能像那排村一样,啃下一个个乡村治理“硬骨头”。近年来,阳江以实施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把组织工作放到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433”工作安排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大力破解村民小组管理难题、构建“四级党建网格 ”模式、配强“头雁”抓发展,不断织密建强县镇村党组织体系,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实施“百千万工程”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加强村民小组管理 激活乡村振兴“神经末梢”

近日,记者走进阳江江城区城东街道随垌村莫屋自然村,看见水泥道路干净整洁,路旁的小菜园生机勃勃,沿着村道直走,便是崭新的篮球场和运动设施。“篮球场建成后,傍晚时分,村民会聚在一起打球、健身。”随垌村党总支书记李伟星说,现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休闲娱乐也有了好去处。

随垌村共有7条自然村,常住人口3500多人,共有党员92名。除了依靠村“两委”干部进行日常管理外,随垌村还组建了11个村民小组,细化了村庄治理网格,实现了党建工作层层下移。

“我们通过村民小组长微信群,及时发布需要商议的事务、计划等,大家有商有量,更容易解决问题。”李伟星表示,针对村内重大决策,会多次召开村民小组长会议,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并开展议事协商,推动村民小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在日常工作中,村民小组长常常会入户走访,收集并反映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务工作,为建设美丽乡村出谋划策。“对于村场建设征用土地,有些村民心中不太乐意,村民小组长便上门入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李伟星说,拉家常式的沟通 交流,更容易化解群众的顾虑,提高基层治理的服务水平和效率。

球场建好了、道路宽了、环境好了……乡增“颜”提“质”,离不开村民小组长的努力。他们将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凝聚力,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原动力”,在为群众办实事中建立起威望,赢得村民的好评。在李伟星看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能得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工作便更容易推进。

阳江:着力破解村民小组管理难题,积极构建“四级党建网格+”模式

阳江市江城区城东街道随垌村莫屋自然村新貌 谭文强/摄

村民小组能发挥如此大的作用,离不开阳江市在全省率先出台的村民小组建设和管理办法,以及村民小组长绩效考核方案。以考核倒逼管理,村民小组长不再“散漫”。他们不仅有日常工作考核,还有年终考核,让村民小组长既“不敢乱作为”,也“不敢不作为”。严考核、严管理,还需要公平的奖罚补助,村民小组长绩效补贴发放金额按照“基本补贴+奖励补贴”的原则确定,全面调动了村民小组长工作积极性、激发履职活力。

村民小组是农村基层组织的最末梢,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近年来,阳江随着村民小组建设和管理办法、村民小组长绩效考核方案的进一步完善,不断推动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最基层,以乡村“良制”促进乡村“善治”,激活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神经末梢”。

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 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以前村委会什么工作都做,忙不过来,如今网格员成了得力助手。”那排村党总支书记李红燕说,今年9月受台风“海葵”影响,全市普降暴雨,那排村党建网格迅速响应、层层发力,开展排查隐患、转移群众、疏通水渠等工作,守护了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阳春市岗美镇作为阳江市“党建网格 ”模式试点镇,按照市委组织部部署,迅速构建了“镇到村、村到组、组到户、户到人”四级党建网格。那排村设置了网格长、网格员、微网格员各7名,他们都有自己的“责任田”,每个微单元都得到了有效服务和管理,实现了“多级响应、联动处置、一网办通”。

“两家村民因土地问题发生纠纷,各有各的理,僵持不下。”收到信息后,那排村新安自然村村民小组长兼网格长曾锦华便迅速赶到现场耐心调解,最终与村民达成了共识,纠纷解决。这些都是网格员常常要处理的事情,如果遇到他们没办法处理的事,便通过党建网格层层“求助”,共同将难题化解。

李红燕告诉记者, 网格员是调解员,也是“百事通”,他们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精准对接村民需求,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哪里发生矛盾纠纷、哪条路路面破损等问题,网格员都一清二楚。一遇到事情,他们会及时走进现场、解决问题,做到“小事不出村”。

随着“党建网格 ”模式工作不断深入,村民逐渐形成了“村里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事务。“村里布置的任务,村民都会回应,有问题也会提出建议。”曾锦华说,疏通沟渠、平整道路、清理垃圾等工作都有村民主动参与的身影,他们为乡村建设注入了内在动力,实现了乡村共建共治共享。

“党建网格 ”模式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让管理更加精准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据统计,全市四级党建网格工作人员达4.5万余人,他们推动党的惠农助农政策、各类资金资源精准“入网”,做到“组织建在网格上,党员融入群众中”。

今年初,阳江市委组织部印发《阳江市构建“党建网格 ”模式 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全市正织密建强农村基层党建网格体系,推动各类服务、管理、资源、力量向网格聚集,将进一步构建起覆盖广泛、指挥有力、快速响应的“党建网格 ”工作模式,推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防汛救灾等农村各项工作高效落实。

选优配强“头雁” 抓产业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在阳东区塘坪镇北甘村古榕树公园里,两棵350多年树龄的榕树犹如两把巨伞,为村民提供了纳凉、拉家常的好去处;不远处的北甘竹溪公园竹影婆娑,沙沙作响,山泉水依山顺流而下,汇聚成溪,吸引了许多游客驱车前来游玩。

北甘村曾经是“问题村”,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庄难管理等问题突出,如今已蝶变成了“先进村”。那么,北甘村为何能发生如此之大的变化呢?

党员带头干,形成示范效应,这是关键。“一开始村民不理解,后来村‘两委’干部带头干,村民实实在在看到效益,也跟着干了。”北甘村党总支书记杨权道说,从“对着干、看着干”到“跟着干、带头干”,村民的态度不断转变,也积极地参与乡村建设

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北甘村引导村民积极发展双肩玉荷包荔枝、台湾凤梨等特色产业;利用专项帮扶资金,采取“村经济联合社 省农技专家 企业 农技人员”共营模式,配套北甘文旅产业、研学教育及亲子采摘等项目,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短短几年时间,北甘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断增长,从2020年的8500元跃升至2022年的24.22万元,带动村民就业达200多人,美了村庄,鼓了腰包。

而在阳西县儒洞镇石楼村,连片的鱼塘是村民致富的秘密。全村3000多亩鱼塘,300多名村民从事海水鱼苗产业,年产值达1亿元。在石楼村党总支书记林景琳的带领下,整合村庄闲置土地,通过发包鱼塘、滩涂,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带来20多万元的收入。

阳江:着力破解村民小组管理难题,积极构建“四级党建网格+”模式

阳江市阳西县儒洞镇石楼村鱼塘解锁“致富密码” 谭文强/摄

“接下来,我们将打造海水鱼苗养殖示范基地。”林景琳说,村“两委”干部既是村庄发展的领头人,也是养殖能手。明年,依托成熟的海水鱼苗产业和过硬的技术,村经济联合社将打造海水鱼苗养殖示范基地。该基地建成投产后,每年将为村集体经济增加10万元的收入。

产业兴旺,乡村有盼头。2022年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0万元的行政村达56条。当前,阳江市正深入实施新一轮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计划,研究出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16条举措、激励村干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奖励办法,推动全市大部分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10万元。

此外,阳江市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深入实施“头雁工程”,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狠抓产业发展,推动农村党组织牵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碎片化资源,抱团发展、规模经营,形成“党支部 合作社 农户 产业”发展模式,有效推动了合作社经营优势与党员群众能动性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探索农村产业发展新路径,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文 | 记者 戴灵敏 通讯员 杨辉南 谭国文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泽宇

校对 | 潘丽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6月9日 下午3:05
下一篇 2024年6月9日 下午3: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