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的终点站在哪?(低代码的概念)

从IT从业者的角度来看,代码一定会越写越少。低代码是整个软件开发行业的大趋势和方向。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诉求角度来看,低代码也给企业缓解人才与成本的痛点。在价值升级的道路中,依据低代码的能力与行业特点,其未来也有三个可能的发展趋势。

首先从低代码的发展历程上来看,我们会发现,低代码的能力是从模块和组件发展起来的,早期是数据库、表单等业务的管理。而现在低代码有一个很明显的发展趋势,由组件式单点能力的覆盖突破向集成式的平台模式发展。

而在大范围的普及过程中,也会走向更加垂直细分的领域,面对千千万万的个性化需求,低代码的产品自定义能力也将是厂商未来重点发力的方向。而这也是厂商不断提升平台产品丰富度、完整度和竞争力的诉求与方向。

低代码的终点站在哪?(低代码的概念)

其次是低代码平台在AI、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普及与应用过程中,也会有更多泛自动化、智能化的变化。比如AI能力则可以提供OCR、NLP等工具辅助低代码平台使用者进行商业决策,实现为用户提供一体化服务的能力。

最后是低代码生态的构建。虽然目前是低代码平台发展的初期,随着市场教育的普及以及行业的广泛运用,产品能力强的通用性厂商会优先跑出来,市场也会改变目前分散的情形,集中度大幅提升。低代码的产业生态模式也会在市场成熟的过程中建立,生态模式的建设会连接行业内的各路玩家,在互利互通的生态圈资源里,大家各显神通与价值。

在讨论低代码的未来时,我们还需要在脑中设定其能力的边界,低代码并不是万金油,什么需求都可以满足。对于一些界面效果要求较高、算法复杂、高性能复杂系统架构、要求较高的底层开发等,都不适合使用低代码。这部分要求较高的能力还是需要程序员来做,因此程序员也不用担心低代码会抢走饭碗的情形。

低代码的终点站在哪?(低代码的概念)

关于低代码的能力边界有个很好的比喻低代码更适合做企业数字化建设当中“最后一公里”的事情,基于数字化系统构建创新类应用、运营类应用。这个比喻也很能明确的显示低代码的能力圈范围。

在企业全面拥抱数字化的进程中,不断简化范式化流程、减少重复性工作,是数字化时代各行各业变革的核心诉求,这也是厂商们需要思考和赋能的价值趋势,想要抓住价值增长的趋势,除了核心产品的创新外,也需要优化企业业务发展和服务能力。对于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在自身IT能力的限制中,如何将外部的服务能力和自家的IT系统融合,保障企业数字化进程的价值赋能,是其接下来需要思考的方向。在这个方向的演进中,也会有低代码的一方天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5月13日 上午11:06
下一篇 2024年5月13日 上午11: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