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6期 新疆大学等科研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新疆大学科研成果认定)

第4486期 新疆大学等科研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新疆大学科研成果认定)

2019年8月6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乌鲁木齐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新疆大学、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乌鲁木齐供电公司两家单位共同完成的“大规模新能源消纳的能力提升对策与控制策略研究”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据悉,此次评价会的专家由新疆工程学院教授徐立军,武汉大学教授文习山,新疆电力设计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弦,新疆电力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刘新刚,国网新疆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梁静,国网新疆电力公司调度中心高级工程师郭小龙,疆工程学院教授何颖新组成。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从源侧、网侧、负荷侧三方面对大规模新能源消纳的能力提升对策与控制策略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技术攻关,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对促进学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创新点如下:建立了风、光互补、氢储能耦合煤化工的多能综合系统,提出了风、光互补制取、储存、应用氢能的实施方案,利用改进的智能算法建立了系统的优化模型,提出宏观能量描述法建立了氢储能子系统模型,揭示了能量转换规律;建立了一种基于混沌理论和Bernstein神经网络的风电功率预测模型(PDSTA BNN),原始对偶状态转换算法用于训练预测模型的权值和阈值,对比国际常用预测模型,该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快的预测速度;提出了二阶h-n1混合卷积窗三谱线插值和相位差频谱校正的组合方法,实现了风电并网/孤岛平滑切换、带超级电容的微网混合储能控制策略,保证了功率精确分配,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项目发表论文62篇,其中5篇SCI一区论文,最高影响因子10.556,SCI中总被引频次81次,单篇最高被引用30次,获新疆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2次,授权发明专利2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件,软件著作权登记11项,成果技术对中国能源系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促进了新疆新能源消纳,推动了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项目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经专家组全面审核,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大规模新能源消纳的能力提升对策与控制策略研究”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9日 下午12:51
下一篇 2024年4月19日 下午1: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