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医生团队获2023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21年河南省医学科技进步奖)

来源:【大河健康报】

日前,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2023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

超高纯硅基电子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等288项成果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一等奖30项、二等奖150项、三等奖108项(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2023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

个医生团队获2023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21年河南省医学科技进步奖)"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30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里,有5个医生团队获奖,分别是:

  • 河南省人民医院张加强团队

    精准麻醉与围术期脑健康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文治团队

    脑死亡供体肝移植供肝损伤防护的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

  • 河南省人民医院袁慧娟团队

    糖尿病微生态防治关键技术体系的创建及应用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毅团队

    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创新与转化应用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剑波团队

    基于多维度功能CT消化系统疾病及并发症精准诊断技术创新与应用

此外,有多个医院医生获得2023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具体是哪些医院?获奖项目是什么?一起来看梳理。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移植科郭文治教授团队、生物细胞中心张毅教授团队、放射科高剑波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同时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占全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1/10,再次实现了医院同年度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数量新突破。

个医生团队获2023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21年河南省医学科技进步奖)"

郭文治教授带领项目团队开展“脑死亡供体肝移植供肝损伤防护的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在肝移植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郭文治教授团队针对肝脏移植终末期治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保护供肝的技术和方法,有效地降低了供肝损伤的发生率。

个医生团队获2023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21年河南省医学科技进步奖)"

张毅教授团队开展“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创新与转化应用”,针对影响肿瘤免疫细胞治疗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瓶颈技术难题,采用多种先进技术,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理论成果,揭示了T细胞功能调控、记忆分化和肿瘤浸润的新机制,提出了解除免疫抑制和提高T细胞持久性的新理论,发展出增强T细胞活性和肿瘤浸润能力的新策略,并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研发出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本项目还对这些自主研发的免疫细胞治疗新技术在全国范围进行了转化推广,通过临床试验等形式对肿瘤患者进行了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高剑波教授带领项目团队开展的“基于多维度功能CT消化系统疾病及并发症精准诊断技术创新与应用”,针对功能CT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缺乏相应理论技术、指标体系以及共识指南的“卡脖子”临床难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突破:发现了基于靶组织蛋白水平的功能CT多维度成像表征,确定了可用于预测肿瘤分子分型靶点的非侵入性功能CT成像标志物,创建了功能CT精准诊断“四低技术”,明确了功能CT多参数成像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及并发症骨质疏松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界限,创新了基于功能CT的多维度不同介质充盈新方法,构建了融功能CT成像和AI于一体的深度解析影像病理特征诊断新技术,建立了“充盈介质-四低扫描-体位模式-层级定量-能谱分析”等技术于一体的功能CT成像诊断新流程和技术标准,贡献了功能CT成像的中国方案,极大地推动了影像诊断技术乃至临床医学的科技进步。

此外,郑大一附院磁共振科程敬亮、口腔科赵红宇、甲状腺外科殷德涛、甲状腺外科贾勐、内分泌科赵艳艳、骨科陈松峰、病理科刘恩杰等7个团队的研究成果分别获得河南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泌尿外科张雪培、腔内血管外科李震、产前诊断中心孔祥东、疼痛科樊肖冲、神经外科罗永刚、介入科李腾飞、口腔科李锐、药学部孙志等8个团队的研究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河南省人民医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张加强教授团队、袁慧娟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同时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个医生团队获2023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21年河南省医学科技进步奖)"

河南省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主任张加强团队牵头承担的“精准麻醉与围术期脑健康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项目,是河南省麻醉学科首次获一等奖。

此外,河南省人民医院陈传亮教授、刘敏教授、李永丽教授、张杰文教授、高延征教授、顾建军教授等6个团队的研究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梁新亮教授、张超教授、朱尊民教授等3个团队的研究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河南省肿瘤医院

河南省肿瘤医院特聘教授宋昊永荣获河南省科学技术合作奖,系2023年度全省唯一一项合作奖。

放射治疗科刘杨主任医师团队、中西医结合科刘怀民主任医师团队、普外科赵玉洲主任医师团队、科研教学外事办公室许林平研究员团队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护理部徐晓霞主任护师团队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此次获得的6项省级科学技术奖励与河南省肿瘤医院历年最好成绩持平,二等奖数量为建院来最好成绩,中西医结合科、护理部均为本学科首项省级科学技术奖励,取得从“0”到“1”的标志性成果。

近五年来,河南省肿瘤医院围绕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目标,以临床研究为抓手,以高层次人才引育为支撑,锚定一流目标,临床科研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先后荣获河南省国际合作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8项,专利三等奖1项。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任琛琛教授团队的“宫颈疾病早期筛查及精准分流技术的研究及临床应用”项目及刘艳丽团队的“女性生育力保存方法的优化和胚胎选择及移植策略的临床应用”项目均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至此,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3年度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奖15项,这也是郑大三附院获各类科学技术奖励项目最多的一年。

个医生团队获2023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21年河南省医学科技进步奖)"

任琛琛教授团队的获奖项目主要是针对临床工作中宫颈疾病筛查的相关问题,从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两方面开展联合科技攻关。历时十余年的研究和推广,项目组最终筛选出了非编码RNA TCAM1P等数十个宫颈疾病发病早期的分子标志物,开发了宫颈疾病精准分流技术,建立了宫颈疾病早期筛查方案。

该成果在全省多家医院推广,极大提高了宫颈癌的早期筛查率,更好地助力全省妇女健康水平的提升。

生殖医学科刘艳丽团队项目围绕女性生育力保护和保存,建立并优化了适合肿瘤患者的生育力保存方法和保存体系,完善了辅助生殖技术中的胚胎选择及移植策略,提高了卵巢组织冷冻水平和“人工卵巢体外三维重建”技术,使不孕患者或肿瘤患者的生育力得到有效保存。

此外,通过分析促排卵方案和胚胎质量与胚胎新发染色体异常的关系及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辅助生殖结局的关系,完善了辅助生殖技术中的胚胎选择及移植策略。

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显著提高了助孕患者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减轻了患者的精神压力与经济负担,改善了女性生育功能和生存质量。

河南省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张万存、康文清、陈永兴、段勇涛等4个团队的研究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的郭智萍团队、赵要军团队的研究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郑州人民医院

郑州人民医院董其娟团队的研究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新乡市中心医院

新乡市中心医院王倩青团队的研究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郑州市中医院

郑州市中医院徐学功团队的研究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文综合 河南省人民政府、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等

本文来自【大河健康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8日 下午7:57
下一篇 2024年4月18日 下午8: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