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例子)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体制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强化创新驱动的顶层设计,搭建科技体制改革的“四梁八柱”,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持续向纵深推进。“截至目前,143项科技体制改革任务已经全面完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

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极大释放了创新引擎的动能,助推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

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

创新驱动发展,深化改革是根本动力。

2013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走出中南海,把课堂搬到了中关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做的事很多。最为紧迫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

科技体制深化改革的大幕,就此正式拉开。

统筹部署提速度——

2015年,科技体制改革战略蓝图和施工图相继绘就。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下发,明确指出将从8大方面30个领域着手,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2015年9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出炉,部署了到2020年要完成10方面143项改革任务,并给出明确清晰的时间表与路线图。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加强基础研究、完善科技计划管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一系列重大举措密集出台实施,科技体制改革加速向纵深推进。

科技部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司办公室里悬挂着重点任务施工图,每完成一项改革任务,施工图上便会插一面小红旗。截至2020年底,随着143项改革任务的全面完成,施工图上已遍插红旗。

频出重拳显力度——

2018年7月3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旨在从政策制度上让科研人员不为“帽子”“牌子”和“检查”所困扰。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改革政策密度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2014年3月,《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发布,让管理过死的科研经费“活”起来;2014年12月,《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发布,把科技项目“统”起来;2015年1月,《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发布,让空闲的科研仪器“转”起来……协同发力、集中攻关,大力推进,这场科技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全面实施。

直击痛点求深度——

科技计划管理条块分割、科研项目重复申报、资源配置碎片化等问题,曾是科技界长期为人诟病、难以破解的顽疾。

针对这一问题,改革大刀阔斧。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将百余项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整合成五大类,科技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

成效很快显现。据科技部统计,仅2016年立项实施的1300个科研项目,与改革前相比,项目数量减少了约50%,平均资助强度增加约54%。

这只是改革中的一个缩影。科技成果转化难、人才评价“唯论文”等多年制约创新的老难题,也都被“下狠手、动真刀”,改革措施落地生根。

科技创新环境持续优化

顶层绘制改革蓝图,于细微处见变化。

一系列密集落地的科技体制改革举措,剑指一个个曾经阻碍科技创新的障碍,管理效能明显提升,创新活力显著激活。

科研管理更高效——

“填表少了、审批快了、跑腿少了,报销简单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宏伟说,自从经费调整审批权下放,再也不用把大量精力放在经费预算和报销上,有更多时间做育种研究。

“管得太死”“管得太细”,是制约科研人员创新活力的绊脚石,也是十八大以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重拳出击的对象。改革完善科研经费管理,优化科研组织方式,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型项目组织方式等,有力激发了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创新红利更显著——

几年前,西安交通大学“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发电多联产技术”以1.5亿元高价转让,其所得收益的70%用于对技术研发团队的股权奖励。像这样的“激励”,如今在科技界越来越多。

这一切得益于成果转化“三部曲”。近年来,国家相继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印发《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措施,让创新红利实打实地落到了科研人员手心里。

评价机制更科学——

2021年8月,凭借近20年扎根基层、服务生产一线的贡献,山东省农科院花生专家崔凤终于评上了研究员。此前,由于只有大专学历,崔凤多年评不上正高级职称。“这次单位组织‘破四唯’岗位竞聘,不看学历看贡献,我才能如愿以偿。”

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和完善科技评价制度的硬招、实招频出,“帽子”满天飞的现象得到遏制,“四唯”倾向明显扭转,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论英雄正成为科技界的共识。在新的评价导向下,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潜心科研,专注于长周期、高价值的原创性研究,努力在国际前沿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取得更多重大突破。

完善科技自立自强的制度保障

深化改革永远在路上。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有力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保障。”王志刚表示,“三年攻坚”不求面面俱到,而是要瞄准痛点发力,充分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

继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始终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完善激励企业创新的政策,如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

“接下来,我们还将进一步打通科技、产业、金融连接通道,健全企业技术创新政策体系,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和服务,加速推进成果转化应用。”王志刚说。

继续改善基础研究制度环境——

近年来,我国越发重视基础研究,投入持续增长,但要把基础研究的“冷板凳”坐热,还需要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科研生态。未来还需继续改革基础研究评价、选题机制和激励制度,强化基础研究的原创导向和对应用科学的支撑引领作用。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学术自主权,支持广大科研人员勇闯创新“无人区”。

继续加强科研学术生态培育——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学进。优良的作风学风是科研工作的生命线,事关科技事业成败。

近年来,我国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积极构建科技大监督格局,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科研作风学风持续向好态势基本形成。未来还要坚持正面引导与监督约束并重,加强作风学风建设,加强科研诚信和伦理建设,久久为功、常抓不懈。

在中国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改革的种子已经深深播下,创新的大树正在加快成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必将在全社会激发更大的创新热潮,凝聚起更加磅礴的创新力量,加快推动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人民日报 》( 2022年03月24日 07 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3日 下午4:15
下一篇 2024年4月13日 下午4: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