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至7日,教育部中药学专业认证专家组对我校中药学专业开展现场考察,在3天的时间里,对我校中药学专业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的“体检”,对存在的问题开出“良方”,指引我校中药学专业持续高质量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南医力量。
一、数说专业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药学专业是国家首批一流专业建设点、广东省名牌专业、广东省特色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省级一流课程1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拥有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建设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3个及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3个。现有全国第二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南粤优秀教师2人等高质量专业教学师资团队。
二、专业介绍
中药学本科专业始办于1998年,2005年获批广东省名牌专业,2010年成为广东省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国家首批一流专业建设点。中药学科为学校优势学科群,1990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具备从本科到博士人才完整培养体系。
01、培养目标
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中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中医药思维和科技创新能力,能在中药服务和中药生产与研发等领域开展工作的研究应用型中药学人才。
02、培养模式
招生科类:物理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可授予最高学位:博士
03、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中药学、中医学、化学
核心课程: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中药学、方剂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药事管理与法规
本科学生开展科研训练
04、专业特色
●坚持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中药高级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对岭南中医药文化传承与技术发展;
●发挥中药学科科研优势,反哺教学,突出中药人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突出重应用、强实践的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中药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立足广东、助推广东中医药产业发展。
2021年,增设中药学葛洪班,在普通四年制中药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在第二学年为每位学生同时配备学校导师(校本导师)和企事业导师(职业导师)。注重产学研融合,“引企入教”,聘请行业专家参与课程授课,课程教学辅导、实践教学指导,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05、教学特色
●中药学专业采取小班教学,注重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早科研、早进实验室;
●实行导师制,每位学生都配备指导老师,开展毕业论文工作;
●注重实践教学,实验课程占比高。注重实景教学,除了在学校岭南植物科普基地教学,每年组织学生前往肇庆鼎湖山等生态区进行野外见习。拥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人体博物馆、杏园、岭南中药等科普基地,以及21家中药实践教学基地。
本科学生参加药用植物学综合实践活动(岭南地区)
中药学科普基地及实践教学基地
本专业拥有中药学、中医基础学、化学、药理学4个省级教学团队,共享包括院士、国家级教学团队、黄大年式教学团队、国家教学名师及全国名中医等优质师资。中药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省级一流课程1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共享优质114门国家及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20门国家及省级精品课程、27门国家及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优质教学资源。
近10年学科承担科研项目4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140余项;研发转化30余个中药新药和保健品,如三九胃泰、正天丸、尿毒清颗粒、双黄连粉针剂、葛根芩连微丸等,已成为10多家医药企业的龙头产品。注重教医研产联动,多元发挥教师科研优势,引导学生申报课外课题,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让科研场所成为本科生的创新创业基地。
06、学生培养质量
近三年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3项,省级15项,校级40余项;获得国家级奖励或支持16项,省级奖励或支持20余项。全国中药学类专业学生知识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1项 、团体三等奖1项;获全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团队称号和创业新锐奖。
本科学生获得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国赛一等奖
本科学生获得“全国中药学类专业学生知识技能大赛”一等奖
本科学生创作节目连续3年被央视邀请在“五四晚会”特别节目演出
本科学生组建中医药文化社团、南方医科大学太极队等特色社团
07、毕业去向
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别、炮制、质量检验、制剂、新药研制、临床合理用药、药事管理、药品营销等工作,同时也可以在医院药房、药品研发中心、院内制剂室等工作或继续攻读本学科或相关专业硕士学位。近5年,各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较为稳定;升研率、保研率保持良好趋势;四、六级成绩优异,连续3年四级通过率超过98%,在同类医科院校中名列前茅。
三、名师介绍
罗佳波,教授、主任中药师、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曾担任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长期从事中药制剂和剂型改革研究、中药组方原理及配伍规律的研究。在中药新制剂、新剂型、中医急症新药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已主持完成十余种新药、新剂型的研究开发工作。先后获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并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医药科技先进个人、总后勤部科技银星等称号。
余林中,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方医科大学中药药理学教研室主任,中药学学科带头人,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中药抗炎免疫/抗病毒基础与临床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其中面上项目6项,重点项目1项、专项项目1项,部省级项目等10余项。出版著作10余部,科研论文150余篇,获国家一级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
来源 | 中医药学院
编辑 | 魏秋桦 柯佳
责编 | 林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