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重磅研究平台落地!四川大学:目标在“天上”!(四川大学 科研院)

2023年10月8日下午,来自航天科工集团航天科技集团航发集团国家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清华大学的专家学者齐聚四川大学望江行政楼,见证了川大跨学院的校级空天动力交叉研究平台——“四川大学空天动力研究所”的诞生。

又一重磅研究平台落地!四川大学:目标在“天上”!(四川大学 科研院)

“平台将汇聚校内各学院优势力量,聚焦国家重大需求。”

“通过学科交叉实现特色竞争优势,为国家的空天动力贡献川大力量。”

启动会上,川大副校长褚良银教授道出了研究所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也意味着,聚焦空天动力这一当今世界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领域,川大再次迈出了奋进的步伐。

“逐梦”空天,川大有信心也有实力

航空发动机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众多工业技术的集成产物。其复杂性不仅体现在结构方面,还体现在所涉及的学科和技术领域之广泛。一直以来,四川大学燃烧动力学、增材制造、先进材料、新能源、检测等方向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很好地契合了航空发动机发展需要。

又一重磅研究平台落地!四川大学:目标在“天上”!(四川大学 科研院)

以燃烧动力学为例,燃烧室是空天动力的关键部件,燃烧数值仿真是燃烧室设计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我国发动机燃烧流动数值化水平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发动机创新研发。

面对这一亟需攻克的“卡脖子”技术,四川大学燃烧动力学中心历经十多年攻关,为我国“后燃料”过程研究和燃烧仿真模拟,提供可优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数据和模型,提升了我国在航空航天和数值计算领域研究的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形成了对我国发动机领域核心技术研发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中心已经承担了国家“高性能计算专项”“近空间飞行器”“发动机湍流燃烧基础”等多项国家重大计划项目,建设了我国自主的燃烧动力学建模-数据库-动力学模拟软件一体化的发动机燃烧数值化开放系统,开发了超燃冲压发动机航空涡轮发动机燃料冷却创新技术。2020年,中心牵头,获准建设“四川省空天动力创新中心”

又一重磅研究平台落地!四川大学:目标在“天上”!(四川大学 科研院)

在不断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四川大学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以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为牵引,聚焦高水平平台建设,于2021年牵头成立了我国首个燃烧动力学平台

平台所依托的燃烧化学数据库由四川大学燃烧动力学中心构建,包含了燃烧基础理论与实验数据,填补了国际上缺乏高碳烃等大分子燃料燃烧参数的空白, 为动力学建模、发动机数值仿真和工程应用提供关键的基础数据,支撑了我国发动机领域核心技术研发

又一重磅研究平台落地!四川大学:目标在“天上”!(四川大学 科研院)

“四川大学空天动力研究所的成立表明了学校进军空天动力领域的决心和信心!”航天科工集团专项总师冯志高对四川大学空天动力研究所的成立表示了充分认可,也正如他所言,川大在“逐梦”空天的道路上不仅决心十足,信心十足,更是底气十足、实力十足。

从底蕴来看,1945年,川大就在国内率先创办航空系,成为我国较早开始从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高等院校之一;

区位因素来看,四川省及西南地区是我国航空航天工程领域重要的科研生产基地之一,形成了完整的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和航空运输业体系,为川大学科建设和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人才队伍建设来看,川大聚集了国家杰青、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等一批高层次空天人才,拥有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独占“天时”“地利”“人和”,川大在空天领域留下了一幕又一幕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而今,学校又将掀开新的辉煌一页。

强势布局,人才培养争当“主力军”

1门课,12年,100%参与率,30000余平方米……这并不是一串毫无关联意义的数字。背后,是川大不断探索与完善的空天人才培养布局。

又一重磅研究平台落地!四川大学:目标在“天上”!(四川大学 科研院)

1门课,指的是在川大校内“爆火”的思政榜样课程《航空航天材料工程》,主讲人是来自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黄崇湘教授,这也是川大航空航天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经过6年的教学探索,航空航天材料工程课程形成了“以学为中心”的启发式讲授、探究式讨论和协作式学习的教学与学习新模式。该课程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认知深度和广度的同时,也积极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和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又一重磅研究平台落地!四川大学:目标在“天上”!(四川大学 科研院)

精神传承的背后,也是川大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建院12年发展积淀的体现。

依托70多年的办学底蕴,川大聚焦“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型综合大学”建设目标,在相关院系长期从事航空航天工程领域科学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基础上,采取“内联外引”与“政产学研”联合共建模式和“创新、开放、交叉、共享”的运行机制,于2011年11月正式创建了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

创建以来,学院突破传统学科与管理体制,在人才培养上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和优势。学院开设了航空航天工程、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全国首批)2个本科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按照航空航天类大类招生,学生在入学一年后根据自己志愿和专业兴趣选择专业学习方向。

又一重磅研究平台落地!四川大学:目标在“天上”!(四川大学 科研院)

学院实行六级个性化指导体系,特别是为每名本科生配备学业指导老师,实行一对一专业发展规划,学生可以在本科期间直接参与导师高水平的科研项目。此外,学院教授及副教授参与本科教学率达100%,并定期邀请国内外航空航天领域的知名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学生可近距离与学术大师面对面交流。

又一重磅研究平台落地!四川大学:目标在“天上”!(四川大学 科研院)

川大学子在Free Flight 航空模型挑战赛中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占地30000余平方米的航空航天及多学科交叉创新大楼总是显得格外瞩目。这里不仅是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子学习、实验、科研及课余活动的场所,更是一片让创新生根、让梦想开花的沃土。

依托于此,学院建设了“985工程”航空航天工程关键科技平台、空天体验与教学中心、“四川大学智能空天技术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平台”等创新实践平台,有力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本科生在入学之初即可前往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航空航天领域企事业单位参观、见习,每年都有一大批学子通过这些实践机会,在毕业后得以前往相关单位实习、就职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但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已绘出“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术队伍,实现学科交叉,构筑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的发展蓝图,并在努力谱就着新的育人篇章。

又一重磅研究平台落地!四川大学:目标在“天上”!(四川大学 科研院)

以百川之流,汇国之江海;以空天之辉,耀国之光华!

当铿锵的誓言再次在川大校园里响起,又有一支充满爱国、创新、奋斗精神的青春力量将在这里,用不停歇的飞翔仰望空天、追逐梦想。时间也会证明,川大会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关注“四川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四川大学官网/官微、四川大学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官微、四川大学本科招生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6日 下午1:21
下一篇 2024年4月6日 下午1: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