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均增长15%,这家中国软件“百强”做对了什么?(2021年中国软件百强)

年均增长15%,这家中国软件“百强”做对了什么?(2021年中国软件百强)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姝

中国大多数从事网络服务的企业,起步都是从“卖货”开始,华讯网络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讯网络”)也不例外。但它用了23年时间,从普通的代理商,经历多次转型,成为国内知名的行业数字化综合服务商。

在同行眼中,它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领军者;在客户眼中,它是少有的平台型企业,既有强大的上下游合作伙伴,又有一支“懂行”的人才队伍,能迅速响应,找准痛点,快速交付;在员工眼中,它是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雇主,既能长期持续投入技术研发,也能充分调动每个人的创新动力。

这家低调的企业连续多年上榜中国软件“百强”,并保持在前50名的位置。

自2000年成立以来,华讯网络业务始终保持高速稳定的增长。2000年~2021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5%,2022全年营收达到80亿元。2007年成立深圳分公司,如今在深圳的年合同收入已超过10亿元。2018年起,华讯网络与华为合作,近年来,在华为的下单量每年保持快速增长,合作宽度和广度不断扩大和加深。

在总结其中原因时,华讯网络深圳企业行业总经理殷俊伟认为,稳健增长既来自于勤练“内功”,是长期深耕行业、持续投入技术研发的结果;又来自于抓住机遇,踩准数字化转型的节奏,在巩固传统优势行业的同时,积极拓展新兴领域。

“作为数字底座的建设者,只有这个底座越坚固,各行各业才能在上面‘盖房子’”,殷俊伟说,自己最喜悦、最有成就感的时刻,就是看到客户一个个业务成功上线,“这一刻,我们真正感到,为‘数字中国’的建设贡献了力量”。

年均增长15%,这家中国软件“百强”做对了什么?(2021年中国软件百强)

华讯网络成立于2000年,用23年时间成为国内知名的数字化综合服务商。(受访者供图)

精准踩点,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

在华讯网络的客户名单里,不少已是当下行业翘楚。然而,它们很多是在发展之初,甚至是“小作坊”时期就开始与华讯网络接触,在合作过程中,华讯网络也与之一起共创和成长。华讯网络2007年在深圳合作的第一个客户,到现在仍然在合作,并且与很多客户的合作时间都已超过5年。

如今已是智能终端细分行业“五强”的A公司,八九年前业务刚进入上升通道,希望扩充产能。华讯网络梳理了该公司的IT架构后发现,其最大的问题是“堆积木”,没有整体规划,故障时有发生,对产能扩充形成了潜在的风险。

华讯网络给出了一份三年改造计划,覆盖了当下最急迫解决的问题,未来可引入的新技术和新场景。四五年后,双方的合作进入运维阶段。随着该企业内部提出数字化转型,IT系统的角色从原来被动响应转到主动服务业务,双方的合作“走”向业务前端。华讯网络一方面向A公司业务取经,另一方面与华为和ISV伙伴合作,形成三方“合力”,共同为A公司输出了完整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让IT系统更好地服务于业务。

因其控股母公司是中电科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华讯网络一直以“国家队”的身份,走在数字化浪潮的前沿,积极从传统集成商向行业数字化综合服务商转型。20余年来,从代理商,到服务商,到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提供商,再到服务各行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几乎每四五年就有一次完成一次自我“革新”,且而每次都走在了行业前列,这也使得公司能够及时洞悉行业发展需求,并且精准定位业务发展重点。

快消行业的大企业B公司重视服务。该公司需要对其业务敏捷性进行考核,并利用大数据为业务拓展盈利空间等需求。华讯网络与B公司一起着手推进业务可观测平台的研发,一是要监测业务系统运行,二是快速定位问题,并提前预警。观测平台没有现成的“作业”可抄,华讯网络和B公司共同研发。该平台今年已正式启动,在满足了原需求的基础上,并计划在完成后,通过减少IT运维的投资做到降本增效。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华讯网络的工作几乎“隐形”。但就算是购物APP上的一个订单,下单快不快,体验好不好,背后都是庞大的IT架构在支撑。而对于较为依赖IT的金融业、制造业等行业来说,IT架构的敏捷、安全和可靠,更是“性命攸关”,任何一个节点的延迟和故障,就可能造成资金损失、生产中断。

殷俊伟说,华讯网络做的是“打地基”工作,但这个“数字底座”的质量,却关系着上面“建筑”质量,随着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华讯网络这样的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年均增长15%,这家中国软件“百强”做对了什么?(2021年中国软件百强)

作为“数字底座”建设者,华讯网络近年来获得无数荣誉。(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钟华登 摄)

深根固本,做深做强优势行业

金融行业是数字化转型的开创者,在IT的应用和投入都位列前列。华讯网络早期就在金融行业打拼,积累了一批头部客户,近年来立足金融细分产业,做深做透。

券商来说,“极速交易”竞争已达到了“白热化”。随着T 0交易品牌不断涌现,在短时间内获取最新股票、期权期货及相关金融市场的行情信息并且很快向交易所提交订单请示,已经成为券商、期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极速交易系统的背后是一整套复杂的系统,加上低延迟、高吞吐量IT基础架构在支撑。

“几乎每家券商都有极速交易系统,但这个系统的速度到底有多快,跟同业比如何,能不能再提升,这些都是用户的痛点”,殷俊伟说。对此,华讯网络研发了一套针对极速交易场景的监测平台——Femtosight。通过该平台,可以精准监测、可视化展现出用户最关心的交易及行情系统全链路时延情况,不断优化提升交易速度,给出领先且贴合需求的解决方案。

殷俊伟表示,券商交易是秒级甚至是毫秒极,但这中间却有无数节点,交易达成就好像在“过桥”,“如果要过十座桥,监测平台会告诉你通过哪两座桥之间的时间最长,发现问题再去改造”。他补充说,我们的监测平台已经实现了皮秒级的监测精度。

和华讯网络大多数的创新一样,这又是在“吃螃蟹”。国内头部券商C成了该监测平台的“天使客户”,C券商深谙业务,而华讯网络拥有强大的软硬件实力和对金融业的深刻理解,双方仅用一年时间攻关,就研发出beta版产品。如今,该监测平台已经应用于国内多家头部券商和期货公司,并已迭代至3.0版本。

在华讯网络的核心价值观中,创新是第一位的。母公司雄厚的技术实力为它的业务创新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几年,华讯网络加大软件开发力度,形成了一批自有的软件和服务,除了金融领域的Femtosight极速交易行情监控平台外,在行业数智化方面,有数字孪生引擎、大数据管理平台等;在智能运维方面,有NetEagle等运维管理软件;安全方面,有智安服务和托管安全运营服务;公有云方面,有Acusight多云管理平台。在对整体方案及能力进行“全栈升维”的同时,今年又提出了“智能优先”的战略,以智能创新赋能全栈架构。

在华讯网络内部,也极力提倡“微创新”,鼓励员工多赛道进行开放性的尝试和探索。“华讯网络有许多创新来自于一线员工,他们总能敏锐地捕捉到需求,并提出解决的思路”,殷俊伟说,这些微创新着眼于解决具体问题,而公司愿意联合伙伴共创,以此为突破口,形成经验后快速复制。

年均增长15%,这家中国软件“百强”做对了什么?(2021年中国软件百强)

华讯网络的工程师在客户的项目现场。(受访者供图)

勇于尝试,涉足新兴行业

几年前,华讯网络成立了单独的行业数字化部,在多年积累的IT集成能力之上,越来越深入参与各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华讯网络提出“三位一体”的行业数字化方案体系,以数智做引领,构建出底层物联、中层数联、顶层智联的全栈数字底座和数智体系。在巩固其传统行业的优势外,也在先进制造业取得多个突破。

华讯网络在全国拥有接近3000名员工,75%左右是研发和技术人员,这使得公司能在面对一个新兴市场时,能够在短时间内调集优势资源,快速投入项目。

年均增长15%,这家中国软件“百强”做对了什么?(2021年中国软件百强)

华讯网络75%左右是研发和技术人员。(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钟华登 摄)

半导体电子是对安全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一个行业。在接到深圳某半导体新建工厂的项目时,华讯网络遇到两大挑战:一是客户提出的交付时间缩短到一般项目的1/3;二是所采用的产品如何更好地与基础设施适配。在本地资源不足以支撑的情况下,华讯网络迅速从全国协调专家进行支援,第一期项目从实施到交付仅用了一个半月就完成。“通过该项目,也补齐了深圳公司在半导体领域的空白”,殷俊伟说。

华讯网络的创新不是漫无目的,而是着眼痛点,找到突破点,先小范围开始尝试,种下一颗“种子”之后,让它生根发芽,长成树苗。

生物医药行业合规要求多、门槛高,投入周期长,医药企业的IT建设也要适应和保证生产符合GxP体系。在深圳一个医药厂项目中,华讯网络发现,破除业务系统“烟囱”是当务之急,但又是谁也不想“啃”的“硬骨头”。“客户的合作伙伴,有卖业务、卖软硬件、做底层的,各司其职。但对客户来说,有一个伙伴担起协调的工作,用一个接口来搞定更为急迫”,殷俊伟说,这不是技术解决不了的问题,而是因为赛道太小,没有人愿意做。华讯网络承担了这一工作,并开发出ESP软件平台,将所有的业务系统集中到平台上,实现了统一监测和调度。而通过这个项目,华讯网络迅速打开了在深圳的生物医药市场。

年均增长15%,这家中国软件“百强”做对了什么?(2021年中国软件百强)

华讯网络深圳企业行业总经理殷俊伟。(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钟华登 摄)

华讯网络成立23年来,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15%,2010年至2023年,年收入从20亿元增长到超过80亿元。2007年华讯网络进入深圳市场以来,仅用两三年,业务量翻倍增长,年合同收入已超过10亿元。殷俊伟说,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得益于与厂商的携手同行。

华讯网络与华为开展合作多年,近几年,公司华为业务逐年增长,合作宽度广度不断扩大和加深,目前业务覆盖多个省市,涉及金融业、制造业、央国企等多个重点行业。2021年,华讯网络在深圳的合同收入已破10亿元,其中华为业务超过三成。2023年,华讯网络与华为深圳的合作业绩再攀高峰,人员与资源持续投入,合作客户数量大幅提升,特别是在大企业业务领域,合作规模从百万级增长到亿元级。“华为对于合作伙伴的理念是‘伙伴 华为’,这让我们能够快速便捷地融入到华为的生态中”,通过生态共建,就能更加高效提升在各个行业里的覆盖范围。

“华讯网络在深圳深耕十几年,能够取得稳健发展,是因为我们抓住了每一个机遇”,殷俊伟说,“伴随着深圳数字经济的发展,我们会和华为继续紧密合作,探索央国企、算力中心等更广阔行业的机会,在’数字中国’的建设中,打造更多创新的联合解决方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3月30日 上午11:43
下一篇 2024年3月30日 上午11:5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