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整车质量目标确定方法、保证方案及流程图,干货实用(汽车质量目标的内容)

汽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企业的整体评价,保证产品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下面从三方面进行说明怎样才能更好的保证产品质量:质量目标评估、调整质量目标、质量保证方案

一 项目质量目标评估

主要通过与标杆车对比评审结果制定具有竞争力的质量目标。主要确定以下内容:

整车AUDIT评审:包括白车身、车身油漆等;

生产过程质量:一次通过损失率、一次报交通过率;

制造过程质保能力

市场质量:2、6、12、24个月内的千车故障数、单车维修费用。

二 调整后项目质量目标

结合目标市场需求、国家法规要求、企业自身实力制定符合企业战略规划的质量目标。主要包括:质量管理目标、分模块质量目标、Audit质量分解目标三方面。

1. 质量管理目标:

整车AUDIT评审:包括白车身、车身油漆等;

制造过程在线质量 :一次通过损失率、一次报交通过率;

制造过程质保能力

市场质量:3个月千台故障数、6个月千台故障数、3个月单台费用、6个月单台费用。

2. 分模块质量目标

评价模块分为研发整体、车身模块、涂装模块、装配模块、采购模块

2.1研发整体包括:

试制过程问题关闭率

车辆耐久问题关闭率

设计验证合格率

认证合格率

图纸 更改次数

整车性能目标(法规要求)合格率

安全,噪音,排气等认证项目完成率

整车AUDIT扣分限值

2.2车身模块包括:

冲压零部件合格率

白车身零部件合格率(外协件)

白车身三坐标检测合格率

焊接合格率(全拆解)

移动零部件装车合格率

移动零部件合格率

白车身下线合格率

白车身AUDIT扣分限值

2.3涂装模块包括:

涂装膜厚:电泳、中涂、面涂;

锈蚀性 :表面腐蚀 、贯通性腐蚀

鲜映性:水平、垂直

光泽:水平、垂直

橘皮:水平、垂直

涂装车身下线合格率

涂装AUDIT扣分限值

2.4装配模块

DTS合格率

关键力矩合格率

平均单台问题数(一次通过损失率)百台项次

1次报交合格率(通过率)

淋雨试验合格率

整车AUDIT扣分限值

2.5采购模块

企业生产条:手工件、工装件

尺寸:重要安全特性合格率、全尺寸合格率

零部件合格率

工程能力确保率

外观缺陷(划伤,涂装,色差等)

装配符合性(功能,间隙,阶差等)

可靠性合格率

PPAP认可率

整车AUDIT管理值

3. Audit质量分解目标

整车Audit质量控制应分别在试制、试生产、小批量试生产、批量试生产、量产、量产后三个月进行控制。

三 项目质量保证方案

1.质量部门组织及职责

1.1 质量项目经理

项目质量目标策划与质量计划制定;

标杆产品/基础车型质量分析研究;

项目各阶段质量目标达成情况评价;

项目关键节点质量成熟度管理;

质量问题改进推动;

项目质量管理流程建设、方法与工具应用。

1.2 产品质量工程师

产品与可靠性目标策划与分解;

DFMEA预防性控制项目管理;

产品试制、试验质量控制计划

试制样车评审与产品验证确认;

产品开发阶段质量改进项目管理

产品开发过程质量流程体系建设。

1.3 采购质量工程师

零部件质量目标策划与分解;

供应商APQP策划与计划管理;

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评价管理;

零部件PPAP过程管理;

零部件质量改进项目管理;

采购开发过程质量流程体系建设

1.4 制造工程质量工程师

自制件质量目标策划与分解;

PFMEA预防性控制项目管理;

工装设备供应商质保能力评价;

自制件PPAP过程管理;

自制件质量改进项目管理;

制造工程开发质量流程体系建设

1.5 生产制造质量工程师

标杆质量对比与基础车型信息分析;

制造质量管理目标策划与生产启动质量控制计划制定;

零部件/自制件PPAP确认管理(量产件批准)

生产启动阶段质量一致性评审与验证;

市场早期投放质量遏制与质量改进项目管理;

生产制造过程质量流程体系建设。

2. 质量阀交付物指标

2.1项目立项阶段

初始质量目标确定完成;

质量保证方案完成;

质保投资预算完成;

现有产品质量问题输入完成。

2.2项目启动阶段

质量目标确认完成;

质量问题管理路程制定完成。

2.3造型冻结阶段

零部件质量计划制定完成;

测量匹配设备、检具开发进度制定完成;

试制样车质量评审方案与目标制定完成;

造型相关问题全部解决。

2.4数据冻结阶段

样车车身与整车Audit达到质量阀要求

车身功能尺寸合格率达到50%

零部件质量计划确认完成

工程数据相关问题状态全部解决

2.5试制阶段

EP车身与整车Audit达到质量阀要求

EP车身功能尺寸合格率达到80%

EP车身焊接强度合格率达到90%

车身第一次综合匹配工作完成率100%完成

确认车身/内外饰第二次综合匹配风险评估完成

装车质量问题报告有解决措施的大于90%,关键问题全部关闭

整车质量标准确定完成

2.6产品和工艺验证阶段

装车质量问题和试验问题报告有解决措施的大于90%,关键问题全部关闭

车身、油漆、整车Audit达到质量阀要求

车身/外饰第二次综合匹配全部合格

车身功能尺寸合格率达到85%

车身焊接强度合格率达到95%

外购件PPAP认可完成达到95%

质量试验计划全部完成

设计部门整车试验全部完成

2.7预试生产

装车质量问题和试验问题报告有解决措施的大于90%,关键问题全部关闭

车身、油漆、整车Audit达到质量阀要求

过程能力达到质量阀要求

一次报交(车身、油漆、总装)通过率达到40%

车身功能尺寸合格率达到85%

车身焊接强度合格率达到98%

车身/内外饰第三次综合匹配100%合格

PPAP签发全部完成

车辆主观评价全部完成

产品一致性试验全部完成

小型车队路试完成

2.8试生产阶段

管理层路试完成

特定用户路试完成

车身、油漆、总装Audit达到质量阀要求

过程能力达到质量阀要求90%

一次报交(车身、油漆、总装)通过率达到50%

车身功能尺寸合格率达到90%

车身焊接强度合格率达到98%

装车质量问题和试验问题报告有解决措施的大于100%,关键问题全部关闭

2.9正式生产

质量总结报告完成

3.过程质量保证

3.1尺寸工程

根据Benchmarking与整车造型设计,定义初版DTS名义值与公差,通过持续的尺寸链分析与验证,确保最终DTS的竞争力与可制造性;

制定统一的基准定位策略,对DTS和关键的装配尺寸进行尺寸链优化及结构改进;

制定零部件GD&T,确保产品尺寸设计满足工程、制造、检测的要求;

分别制定试制与批产阶段的功能尺寸和测量方案,确保车身静态制造质量符合要求;

通过在初始数据发布之前展开尺寸同步工程工作,集合制造规划、样板与产品的经验,保证尺寸工程的设计,检具工装实施的可行性。

3.2 外购件质量控制

通过CTS/SSTS评审,PSA,SOR评审,TR评审等,确保供应商有能力满足汽车要求;

通过阶段评审,FEMA评审,试验认证,OTS认可,PPAP批准等保证供应商前期开发质量;

供应商过程控制评估:PPAP批准前应对所有供应商进行生产过程评估,发现过程的问题并评估风险,通过纠正措施不断提高供应商过程能力,以满足批量生产要求;

通过SOP后的产品审核、过程审核,PR&R,受控发运等保证零部件批量供货质量;

偏差许可:对不能在Q2前完成PPAP认可的零件,需相关部门进行风险评估,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由责任方提出《零件偏差许可》申请并会签;

通过供应商质量业绩考核及供应商质量能力评定,不断提升供应商质量水平。

3.3车身质量控制

汽车整车质量目标确定方法、保证方案及流程图,干货实用(汽车质量目标的内容)

3.4车身与内外饰综合匹配

通过对零部件进行分阶段的匹配认可工作,持续改进零部件状态以达到匹配要求,并最终实现客户感知质量的提升。

汽车整车质量目标确定方法、保证方案及流程图,干货实用(汽车质量目标的内容)

3.5整车质量保证(焊接、涂装、总装)

过程能力指数是保证生产过程一致性的最重要因素,应达到以下要求:

工序能力:工序能力 Cpk ≥1.33

设备能力:一般设备 Cmk ≥1.67、重要关键设备 Cmk ≥2.0

测量设备能力:一般设备 Cgk ≥1.33、重要关键设备 Cgk ≥1.67 、GR&R ≤20%

3.5.1车身焊装检验流程图

汽车整车质量目标确定方法、保证方案及流程图,干货实用(汽车质量目标的内容)

3.5.2车身油漆件检验流程图

汽车整车质量目标确定方法、保证方案及流程图,干货实用(汽车质量目标的内容)

3.5.3总装检验流程图

汽车整车质量目标确定方法、保证方案及流程图,干货实用(汽车质量目标的内容)

3.5.4整车在线检验流程图

汽车整车质量目标确定方法、保证方案及流程图,干货实用(汽车质量目标的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2月20日 上午9:27
下一篇 2024年2月20日 上午9:4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