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高密市醴泉街道实验学校:实施“1236”党建工程 擦亮党建品牌

大众网记者 邓楠 潍坊报道

党组织是党在学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发挥着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学校党的建设,是促进学校健康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保证。近年来,潍坊高密市醴泉街道实验学校理顺学校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构建学校党建工作保障体系。强力推进规范化建设,把党的思想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教育改革发展优势,促进党建工作与教育工作深度融合;学校实施“1236”党建工程强力推进品牌化建设,以“融”为主抓手,构建全科、全员、全方位立体化育人体系,积极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擦亮党建工作品牌,深挖绿色教育特色和亮点,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提高了党建工作系统化、科学化水平。

一、注重“一个引领”,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坚持党员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在党员中开展“党员先锋岗”活动,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以“课堂教学先锋岗”“绿色育人先锋岗”“服务师生先锋岗”“青年党员教师先锋岗”和“长者有为先锋岗”为主要内容的“一岗 五岗联创”活动,并在活动中接受全体师生监督,为师生树立行动的楷模。

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校园月度育人楷模”评选,使他们成为辐射的中心,发挥楷模自身的专业引领作用,形成倡导真善美、弘扬正能量,全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引领校园新风尚的良好校风,培养一批较高水平的学科骨干教师。

二、坚持“两个推进”,提升办学成效

(一)活动推进,营造发展氛围

开展精准预约活动。为所有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及锻炼展示平台,我校与名校及专业名师进行了精准预约,先后与第二实验小学东关小学、第一实验小学、豪迈小学开展预约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开展青蓝结对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重视新教师的培养,以理论学习、青蓝工程为主要形式,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引领教师阅读专业书籍,以读书工程来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同时让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努力争做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教师。

(二)是创新项目推进,打造工作品牌

注重加强项目创新发展,支部班子成员积极带头申领、承担绿色教育的各个项目工作。支部副书记负责党建品牌建设;支部宣传委员负责学校课程建设项目,紧紧围绕育人目标开发系列校本课程;支部组织委员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支部纪检委员负责活动育人项目,丰富学生的素养展示及学校文化建设工作。

1.党建引领,传承百脉文化

大力实施“阅读教育”工程,提升师生阅读素养。学校成立实验学校高密“作家工作室”,创立《百脉文化》编辑部,引入高密知名作家,在公众号“百脉文化”发表教师、学生原创文章,以记录校园的精彩文化生活,激发师生读书热情,提高学校文化底蕴,服务群众的前沿,共同打造学校文化名牌。

2.创新开展“多元”实践课程,搭建学生个性成长平台

学校引进“地龙经拳”;创建家委会中药园实践基地;完善室内足球场设施,聘请校外专业足球教师,开设校园足球训练课程,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使校园足球逐步得到普及和提高,使中华优秀传统得以传承。

3.结合实际,发展爱的教育

学校依托现有阵地资源,在校园景观、走廊楼梯、宣传橱窗、校园广播、学生社团等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爱的教育,建设“心理辅导室”“校史馆”“实践基地”等多种设施,以初心点亮童心,教育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让学生在爱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三、大力实施“三红工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工作。

(一)实施“红色堡垒”工程,打造过硬的党支部

学校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积极开展支部生活日,上好“三会一课”,确保上级精神落实到位。同时学校全面推行党建清单管理制度,实行学校重大事项党组织研究前置,并健全完善党建项目化推进机制。

(二)实施“红烛先锋”工程,打造过硬的教师队伍

学校一是要注重青年党员教师的培养,注重从在教学一线上表现优秀的青年教师中选拔发展对象并重点培养,把青年党员教师向业务骨干方向培养;二是挖掘推介党员教师红烛典型,并大力表彰宣传,在全体教师中树立标杆和榜样作用;三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三)实施“红心向党”工程,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学校以课堂作为落实“立德树人”工作的主阵地,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开展特色教育活动,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充分利用学校有实践基地这一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丰收节”“制作香包”“扎染”等特色教育活动,让学生体验着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开展特色劳动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校立足本校“省级绿色学校”优势,开发了校内劳动基地,并承包到班级。定期组织“做爸妈的帮手”活动,定期评选“我是劳动小能手”活动,让其感受劳动的快乐与光荣。组织学校集体劳动,实行“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本领,做主人。定期组织学生到校外劳动基地进行研学,并进行生活化作文。

3.开展传统纪念日主题活动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中国传统节日及纪念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如:学雷锋日、清明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之际,举办各种庆祝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4.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校组织学生到污水处理厂参观,到小康河、北栾庄等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参与环境整治活动中。此类劳动实践,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和环保意识,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落实“六个”融合,实现党建与业务高度融合

(一)推进党建与师德建设融合。学校定期开展党员教师师德师风培训,提高党员教师的素养;开展党员教师“双培养”活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管理骨干。

(二)推进党建与德育工作融合。建立党支部主导、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党支部牢牢把握德育的政治方向,思想观念上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围绕学校教育教学的形势任务,结合学校对政治建设和德育建设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努力推动党建、德育大融合、大突破。

(三)推进党建与课程建设融合。党支部牵头、党员广泛参与,统筹整合学科教学、学生德育、社团活动、劳动教育等教育资源,开设符合学生成长需要的校本课程,让学生主动学习、快乐成长。

(四)推进党建与课堂教学融合。开展党员示范课活动,在党员教师中评选“党员示范岗”,被评选为示范岗的教师每人上一堂精品示范课,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五)推进党建与家校社融合。家校社合作是学校教育的延伸阵地,学校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家委会参与学校工作,构建全员育人网络。为了彰显家委会的独特优势,创建家委会中药园实践基地,由家委会具体负责,家长和孩子共同耕种、管理。学校鼓励家委会成员参与每一项校园活动,不定期开展亲子活动,引导家长和学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经常通过电话短信、微信、视频会议、家访等方式加强与家长沟通交流,推进家校联系,提高了家教水平。

学校本着“坦诚面对家长,争取理解支持,携手管理教育,共同提高进步”的宗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齐抓共管育新人的良好局面,并依托家长的力量,继续推进“阅读教育”工程和“多元”实践课程深入发展。

(六)推进党建与学校管理相融合。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在评估晋级等重大问题上实施党组织前置制度。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站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将党支部工作向纵深推进,推动党建工作创先争优。利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好三会一课。同时广泛开展谈心谈话和思想政治工作,搭建沟通交流平台。

号角声声催人奋进。潍坊高密市醴泉街道实验学校将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师生以时不我待、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狠抓落实,为建设群众期盼的优质学校、助推绿色教育发展而不懈努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2月11日 上午9:44
下一篇 2024年2月11日 上午10: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