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二十大 – 创新探索党建引领“123”工作法 打造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供销样板”

关于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与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

常州市供销合作总社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坚持党建引领,突出先行先试,率先探索共同富裕供销为农服务新路径。

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共同富裕伟大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共同富裕重在富裕农民,供销合作社作为我国最大的合作经济组织,长期以来扎根农村、贴近农民,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具备覆盖全国、体系完整的经营服务网络,产业类别和经营主体众多,拥有大批加工、流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以说其参与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供销合作社牢记为农服务宗旨,坚持为农、务农、姓农,主动融入“三农”工作大局,围绕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以及农民迫切需要的服务项目,充分发挥组织、经营、服务优势,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积极探索新模式、新路径。

2022年以来,常州市供销合作总社坚持党建引领共同富裕工作导向,紧紧围绕常州市“532”发展战略,创新探索供销促进共同富裕党建引领“123”工作法,以组织实施“供销党代表”派驻联系行动为有力抓手,动员号召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供销促进共同富裕先行先试“十百千万”工程,全力打造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供销样板”。

(一)把好党建“方向盘”,聚焦“一个宗旨”强引领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系列重要论述和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牢记供销合作社是“党领导下的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聚焦为农服务宗旨,创新工作思路举措,引领系统上下奋力推进“十百千万”工程,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新供销、心服务、兴三农”发展理念,为率先探索共同富裕供销为农服务新路径贡献供销力量。“十百千万”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健全了系统网络体系,促进了农产品流通和农民共同富裕,守牢了供销为农服务阵地,持续擦亮叫响“供销合作社”金字招牌。

(二)打好党业“组合拳”,突出“两个抓手”聚合力

紧扣机关党建“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职责定位,推动党建工作与为农服务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全力打造党业融合供销特色党建。

抓实供销促进共同富裕先行先试“十百千万”工程。聚焦服务常州市“532”发展战略,认真落实常州市供销合作社“十四五”发展规划,以组建十大农业特色产业农合联、建设百家供销综合为农服务中心、培育千名金牌农产品经纪人和带动万户(同行业)低收入农民增收致富为主要目标,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联合合作优势,在产业农合联打造党建示范引领帮带基地,在为农服务中心探索社村共建模式,通过增强基层党组织功能、成立党建联盟、开展结对共建等方式,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不断向基层延伸,做到供销为农服务工作开展到哪里,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就覆盖到哪里,切实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抓细“供销党代表”派驻联系行动。制定“供销党代表”派驻联系行动实施方案,以“乡村振兴党员先行”为工作指引,选派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懂政策、懂业务的党员机关处室负责人下沉挂钩联系基层组织,全程服务参与“十百千万”工程建设,明确“供销党代表”职责,积极打造“供销党代表、党群连心桥”党建服务品牌,真正让党旗飘在一线、“供销党代表”扎在一线,带着社员干、帮着农民赚,建立“党员带社员、大户带小户、先富带后富、产业联农户、流通联万户”共同富裕机制,带动低收入农户共同致富。“供销党代表”每周驻点开展工作,每半月向社党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以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作风,在基层一线不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做到让党组织放心、让农民群众满意。

(三)当好供销“店小二”,健全“三个体系”优服务

供销合作社始终把完善工作体系、增强服务功能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弘扬“为农、务农、姓农”核心价值理念,依托派驻联系行动和“十百千万”工程,着力健全“三心引领”工作体系、“三员合一”责任体系和“三力提升”目标体系,推动供销为农服务不断向基层组织延伸。

为农悟初心,当好政策宣传员,不断提升组织凝聚力。突出政治建设强思想引领,“供销党代表”牢记为农服务初心,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断完善知识体系,既专党务又钻业务,积极深入基层一线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最新“三农”政策和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举措,把广大社员和农民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不断筑牢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务农守初心,当好党建指导员,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力。注重典型示范,明确方向引领,通过打造党建示范引领帮带基地,把党支部建在“联”上,指导产业农合联完善党组织功能,建强基层党建阵地,以产业为纽带把党员致富能手组织起来,引导农村优秀人才向党组织靠拢,并由产业农合联内党员带头结对帮带产业内低收入社员,充分发挥系统组织优势和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建立“一业一联、一户一档、一户一带”帮带管理体系,增加结对社员收入,引领广大农民群众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

姓农践初心,当好供销服务员,不断提升产业带动力。提升服务水平抓路径引领,把产业农合联作为新型基层组织纳入供销网络体系,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平台载体、流通网络、品牌和资源优势。“供销党代表”广泛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及时反映、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主动为产业农合联发展做好协调服务,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助力产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带动产业内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

一年多来,通过创新探索供销促进共同富裕党建引领“123”工作法和组织实施“供销党代表”派驻联系行动,有效增强了机关党员干部综合能力素质,锻造了实干担当的过硬工作本领,“十百千万”工程建设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已组建10家产业农合联(供销联盟),其中党员会员118名,打造基层党建阵地10个,建设46家供销综合为农服务中心,培育金牌农产品经纪人434人,带动低收入(同行业)农民4324名。同时,常州市供销合作总社依托“常州供销惠农服务队”和“供销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服务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在“三下乡”活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庄稼医生”巡诊、开办农产品“田头市场”、产销对接以及消费帮扶等方面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动和先锋模范作用,“常州供销惠农服务队”获评第六批常州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被评为江苏省“三下乡”示范项目。常州市供销合作总社机关党支部获评市级机关特色支部。

党建引领共同富裕的具体实践

2022年,在常州市、溧阳市两级供销合作社指导下,溧阳市优质稻米产业农合联正式成立。产业农合联由溧阳市南渡镇内涉及稻米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和各类为农服务组织共同组成,现有单位会员32个,党员11名,水稻种植面积3.2万亩(其中示范基地1280亩)。产业农合联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共同富裕”,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示范带动作用,由产业农合联内党员带头结对帮带产业内低收入社员200余户,探索建立“三带两联”共同富裕机制和“1 N”帮扶管理体系,全力打造党建示范引领帮带基地,带动低收入农户共同致富,为助力乡村振兴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供销力量。

(一)做细产前服务,切实帮助会员“种得好”

农业要发展,种子是关键。溧阳市优质稻米产业农合联始终聚焦稻米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选用并大力推广被评为“江苏最好吃大米”的江苏农科院优质水稻品种南粳46,建立南粳46品种繁育基地,现有100亩标准化育秧场地,可为1万亩大田提供优质秧苗。在为会员提供优质稻种和秧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产业农合联60余台套农业机械作业优势,将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机插作业服务连为一体,实现全程机械化的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全年服务面积3万余亩,真正为实现“多种粮、种好粮”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做优产中服务,切实帮助会员“长得好”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产业农合联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由溧阳市供销合作社参股企业江苏苏南农资配送有限公司牵头负责,联合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华昌院士工作站建立标准化测土配方实验室,为会员免费提供测土配方,根据检测结果定制专用配方肥,补充土壤缺失的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统一配送化肥农药,并组建“农飞防”服务队,为会员提供统防统治、无人机植保、技物结合等“农资 ”技术服务,着力构建便捷高效的农资综合服务体系,引导会员用好肥、会用肥,减少化肥施用量,每亩可助农降本增效50余元。同时,依托江苏农科院南粳系列水稻研发团队和扬州大学院士专家团队,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为会员提供水稻种植技术培训和全程技术指导,不断提升溧阳市优质稻米产业核心竞争力、带动力和影响力。

(三)做强产后服务,切实帮助会员“销得好”

农民要增收,销售是保证。产业农合联由牵头单位岁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650万元引进智能化生产加工设备,转变传统加工方式,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在稻米加工过程中最大限度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品质,大米生产流水线日加工能力可达120吨,并建有750平方米储存冷库,为会员提供烘干仓储服务。为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实现优质优价,产业农合联重点打造溧阳南粳46高品质庆丰大米品牌,大力开展订单农业生产,按照“企业 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运行模式,与多家稻米企业签订优质稻米生产订单合同,按照高于市场价格15%统一收购会员稻谷,每亩可增加收入200元左右,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会员种植优质水稻的积极性。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几点思考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美好夙愿,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关键在基层,重点在农村,要始终把打造党建高地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抓手,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新路子,为实现共同富裕添力赋能、保驾护航。

(一)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落实政策保障来解决实现共同富裕所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之路。

(二)始终把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

本强则茂,基壮则安。党的基层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紧补齐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突出短板,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的坚强战斗堡垒。实践证明,只有建强基层党组织,抓好基层党建,才能真正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充分发挥出来,把广大基层党员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引领广大农民群众坚定不移走好共同富裕道路。

(三)始终把发挥党员作用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力举措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员扎根基层、战在一线的天然优势,切实当好共同富裕的宣传者、贯彻者、实践者。一年多来,常州市供销合作总社通过建立“三带两联”共同富裕机制和实施“供销党代表”派驻联系行动,广泛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精准了解基层实际和发展需求,带着社员干、帮着农民赚,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实践证明,只有与农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真正当好农民群众的“娘家人”,带领农民群众共同奋斗,齐心协力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四)始终把“党建 产业”融合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实现共同富裕,党建引领是方向,产业发展是保证,要以产业培育为着力点,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模式,带领农民群众大力发展本地优势产业,不断拓宽增收渠道。作为供销合作社,要充分发挥“供、销”传统主业优势和“合作”联农组织优势,紧紧围绕当地农业特色产业,以组建产业农合联为主要载体,通过把党组织建在“联”上、派驻“供销党代表”、发挥产业农合联规模优势,不断增强产业带动能力,着力构建产业农合联利益联结机制,打造党建示范引领帮带基地,促进农民降本增效。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建引领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党群合力共谋、党业互融共促的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道路。

作者:李国平 | 江苏省常州市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

来源:《新理财》(公司理财)杂志2023年5月刊

编辑:滕娟

声明:“新理财”微信公号所刊载文章、图片等,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若因客观原因存在使用不当的情况,敬请与我们联系及时依法删除或修改处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10月16日 上午10:27
下一篇 2023年10月16日 上午10:4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