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以“撤桶并点”为主线,通过党建引领、社区执行、居民参与的有力举措,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建立,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正确率大幅提高,辖区环境品质显著提升。
以“撤桶并点”为着力点,搭建垃圾分类收运平台。垃圾收集是垃圾分类的基础环节,城阳街道按照“分片试点、稳妥推进”的原则,在前旺疃社区安装全省首座“智能垃圾收集站”,全面打响“撤桶并点”攻坚战。2020年12月在全省率先完成旧改社区全覆盖,惠及居民5.3万户,其中,城阳村社区19个小区34台收集站同步启用,创造村级体量之最。今年10月,在北曲后商业街实行“撤桶并点”,打造全市首个商业街垃圾分类样板。截至目前,城阳街道共完成“撤桶并点”小区140余个,累计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垃圾分类硬件体系框架基本建成。
以“厨余堆肥”为切入点,强化垃圾分类末端处置。垃圾末端处置是垃圾分类的关键环节,城阳街道在顺德居社区试点“厨余堆肥”项目“变废为肥”,日处理厨余垃圾1000余斤。同时,投资约35万元,打造社区厨余堆肥中国北方示范推广中心,以构建“绿循环花园”等形式,趣味性推广社区厨余堆肥模式,增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投资700余万元,考虑区位布局和处置对象不同等原则,依次打造宁城路厨余垃圾处置中心、城阳果蔬垃圾处置中心和京口农余垃圾处置中心,实现辖区有机垃圾“智能化、资源化、无害化”专业处理的全覆盖。
以“宣传教育”为出发点,完善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城阳街道将垃圾分类元素融入社区文体活动和居民日常生活,在每个已“撤桶并点”小区门口安装“你已进入垃圾分类小区”提示牌,强化居民垃圾分类意识。编制《垃圾分类社区行》系列宣传册,总结小寨子“135”、大北曲后“224”等30余个社区经验做法。每个垃圾站选配1-2名垃圾分类督导员,每天定时定点“站桶督导”,结合实际一村一策制定“社区垃圾分类管理规定”,并严格执行。目前,城阳街道已基本形成宣传、教育、督导的垃圾分类管理“三部曲”。(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肖芳 通讯员 郭风雅 报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