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新时代课题。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更加注重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积极构建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健全精准有效的落实体系,形成坚强有力的保障体系。
夯实坚强有力的基础保障。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多层次架构、多区域分布等现状,着力打破党建领域中的“条块分割”界线壁垒,探索创新“总部 区域”“平台 属地”“行业 产业”相结合的党组织设置模式,构建起灵活高效、链条完整、特色鲜明的组织体系。加大党建指导员选派力度,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教育培养,鼓励推动各地各行业市场化公开选聘一批专职党务工作者,充实基层一线党务力量。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会之家等阵地资源,打造一批便捷实用的“红色驿站”,有效解决新就业群体充电、休憩、餐饮等基本需求。落实基层党组织经费保障,支持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党建工作。
探寻灵活有效的教育模式。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纳入各级党组织、行业党委党员教育培训范畴,确保每年至少参加1次集中教育培训。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优势,广泛推行“互联网 党建”,探索线上教育“微课堂”,打破时空局限性,引导新就业群体党员合理运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微量学习,实现不见面的教育管理和党务联系。创新学习教育方式方法,在严格“三会一课”等制度基础上,探索运用情景化、故事性、沉浸式等形式,开展喜闻乐见的主题党课和组织生活。
实施温暖贴心的关怀行动。关心关爱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建立“从业人员—党员—平台企业党组织(流动党员党支部)—行业党委”的诉求直通机制,推动解决员工集中诉求和跨区域跨部门难题。积极拓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职业发展渠道,坚持“线上 线下”招聘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求职者和用工企业搭建好双向选择平台。建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生活困难党员数据库,纳入各地各行业党委重要时间节点走访慰问范围。发挥党内关爱资金使用效应,有效缓解困难党员经济压力,充分彰显党组织关怀温暖。
构建务实管用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两新工委委员所在单位联席会议制度,把分散在各部门的行业管理、监督执法和党建工作力量整合起来,形成一体推进、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加强行业党委、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探索三向联系、协同共管模式,推行流动党员“一方隶属、参加多重组织生活”,确保流动党员不失联不失管。完善新就业群体党员服务融入机制,研究制定新就业群体党员需求、资源、服务“三张清单”,以党组织主动服务实现党员有效管理,以党组织主动关怀实现党员思想凝聚,引领带动新就业群体有效融入基层治理。(徐组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