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肇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会议,总结2022年肇庆改革工作,研究部署2023年改革工作,加快推动重点改革落地落实、取得更大成效。
一年来,全市各地各部门按照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转作风、优服务、创一流、求实效的重要领域,全面落实“1个机制、4种方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改革任务,2022年安排部署的102项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建设省际“睦邻廊道”有关经验做法成功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全肇办”涉企服务模式被评为中国优化营商环境十佳典型案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获得全省通报表扬,四会市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成果被评定为“全国优秀”等次,肇庆高新区在全国率先推行“云碳贷”绿色金融服务模式获得省级肯定。
一、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全力推动营商环境保持在全省前列。
肇庆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工程:扎实推进数字政府2.0建设,推动750项事项实现“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市内通办”;持续推动涉企审批流程改革,“开办企业”指标排名全省第7名;建立健全常态化党政企沟通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发上线“全肇办”涉企一站式服务平台,建立“线上 线下”一体化诉求处理机制。
下来,肇庆还将制订实施安商行动方案,完善企业全周期服务链,深化“双容双承诺”直接落地机制改革,一般企业投资项目落地审批时间控制在30个工作日内,运用粤商通、12345热线涉企专席专线和政企零距离解忧专窗等渠道作用,实现7×24小时响应接办、全流程督办、限时办结。
二、持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肇庆全方位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谋划建设粤港澳深度合作(肇庆)示范区,探索打造四会(大旺)—三水、高要—高明联动开发区,积极推动佛肇一体化发展;构建大招商统筹推进机制,2022年全市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27个、计划投资总额479.3亿元,制造业项目占比超过90%;创新企业用地保障机制,共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2.5万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制定实施“肇星计划”;完善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新技术企业突破1300家;深化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
下来,肇庆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完善产业链“链长”推进机制,实施数字化转型促进行动,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以承接珠三角先发地区产业有序转移、广州对口产业帮扶为抓手,推动各地产业转移园区建设。
三、持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构建更加简约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
肇庆加快健全功能区和园区发展长效机制,成立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指挥部,建立健全“领导小组 指挥部 国有开发公司”的开发运营管理模式;持续完善党政机构职能体系;持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整合分散的科研资源;完善乡镇街道职能体系,持续优化提升镇街“四大中心”建设,持续完善“镇街吹哨、部门报到”服务机制。
下来,肇庆将全面推进数字政府2.0改革建设,实现企业开办、灵活就业等13个高频“一件事”在全市落地实施,推动跨省通办、全程网办政务服务事项不少于100项,推进村级证明事项标准化改革,强化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建立更加优化协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推动大型产业集聚区管理架构实体化运作。
四、持续深化城乡综合改革,加快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肇庆先行启动“两工两农”示范建设,高水平谋划推进高要金利、四会大沙、鼎湖沙浦、怀集下帅4个示范镇建设;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出台政策支持“新农人”回乡创业就业,六大农业主导产业产值突破600亿元;坚持以美学思维建设美丽乡村,8个县(市、区)均启动规划建设1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总里程200.7公里。
下来,肇庆将构建“百千万工程”指挥体系、工作体系、目标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深化县镇扩权赋能改革,赋予县更多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赋予部分中心镇县级管理权限;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建设、基础设施、要素配置、生态环保、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五、持续深化科技、教育、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续推进科技赋能增效,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八大工程”,积极参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户籍制度“零门槛”落户改革,增加义务教育公办学位2.6万个,全市完成新建、改扩建的义务教育公办学校22所;健全人才引育机制,大力实施“西江人才计划”和“百千万”人才引育工程。
下来,肇庆将实施科技创新“八大工程”,加快构建“基础研究 技术攻关 成果转化 科技金融 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完善“柔性引才”等人才政策配套体系,;大力实施教育振兴“十大工程”,持续推进基础教育扩容提质,积极探索县域内多校协同、区域组团、同学段联盟、九年一贯制等多种集团化办学新机制新模式;推进高水平中职学校项目建设和“双精准”示范专业建设,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六、持续深化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改革,高水平谋划推进绿美肇庆生态建设。
肇庆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统筹落实大江大河统一监督管理,重点狠抓西江、北江等沿岸大保护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浪江抽水蓄能电站等绿色能源项目建设,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工作;制定实施绿美肇庆生态建设“六大行动”,高质量推进植树造林工作。
下来,肇庆将统筹推进“山湖城江林泉峡”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研究制订碳达峰实施方案,鼓励园区积极创建绿色低碳工业园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无废”园区;大力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深化“林长 ”治理模式;以林业碳票制度改革为抓手,创新探索“碳票”变“钞票”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七、持续深化民生领域改革,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创新稳就业保就业机制,全面实施促进就业9条、保障企业用工10条等措施;深化公共卫生领域改革,推动形成城区“一院两区”发展格局,持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实现全市疾控中心县域全覆盖;织密织牢公共安全网。
下来,肇庆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优化完善“县招县管县镇共用”政策,开展康复医疗等长期住院病种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深入实施“肇庆名厨”“肇庆工匠”“肇庆管家”三项促就业工程,实现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探索新型养老服务供给改革,坚持以机构养老为支撑、社区养老为依托、居家养老为基础,打通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边界;推动有条件的县(市、区)试点在土地出让中逐步提高商品预售条件直至现房销售,促进“保交楼、稳民生”。
八、持续深化文旅体制改革,高水平建设文化旅游名城。
加快推动旅游业“二次革命”,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提升“肇庆千里画廊”环线游品质,全市累计创建6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文明创建常态化长效化,打造“8 N”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培育“小肇老师”“健康直通车”“邻里先锋”“薪火相传”等普惠性志愿服务项目162个;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公共文化实体、推动现有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及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提质升级。
下来,肇庆将完善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大力实施文明实践强镇兴村、文明建设为民惠民、志愿服务常态化服务等工程;大力实施旅游振兴十大行动,加快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市,全力打造“肇府人家”民宿品牌,推动肇庆市民宿规范化、规模化、特色化、集聚化发展。
九、持续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肇庆、法治肇庆。
肇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在全省首创政府重大行政决策“1 N 3”制度模式;深化执法司法监管体系改革,实现一站式执法办案、信息采集、监督管理等集成功能;推进行政执法职权下放,62项职权在镇街得到使用,在全省排名第一。
下来,肇庆将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实现一县一品牌、一项目一特色,构建“综合网格 综治中心 粤平安”的云平台工作体系,深入落实安全生产“5×10”工作清单,建设应急指挥中心,推进“一网统管”统筹发展与安全应急管理专题的开发与应用。
十、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持续增强各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
肇庆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形态,探索实施“1 10”联建共建模式;创新构建党建引领产业链发展机制,构建起“1 X N”联建共建组织体系,首批打造了玉器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贡柑产业链等9个党建项目;推动干部考核管理机制改革,在全省率先制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考核工作方案,设立干部“个人述事”机制。
下来,肇庆将完善落实发展党员制度机制,推动发展党员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以“1 3 N”模式组建1255支“邻里先锋”工作队,推动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资源下沉;推动“产业红链”提质扩面 ,探索建立全市“产业红链”联席会议机制;推动团的工作力量选用机制、组织设置和动员机制、团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机制等改革,结合肇庆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创建工作打造品牌项目。
【南方 记者】施亮
【作者】 施亮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