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同德 网格党建引领治理新格局(党建引领多网合一网格化)

白云同德 网格党建引领治理新格局(党建引领多网合一网格化)

同德街政务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为民贴心服务。余茜 摄

贯彻落实白云区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织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总结“0408”“0427”疫情处置经验,摸清人、车、屋底数,让城中村治理更精准更有力;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确保民生实事桩桩件件落地有声……白云区同德街始终牢牢抓住加强党的领导这个根本,全面推行白云区基层党建五项措施,把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基层治理的重中之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同德街不断完善“一网格一党支部(党小组)”党建工作,全面提升网格、楼栋党组织“平时”组织能力和“战时”应对能力,全方位多维度高质量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108个网格党支部、118个网格党小组、1522个党员责任区和近2000个党员联系群众微信群共同形成党群连心服务矩阵,同德街正蹚出一条超大城市社会治理精细化品质化的新路子。

南方日报记者 谭超

团结一切力量 党群同心同德,打赢抗疫硬仗

今年,广州市“0408”疫情中,同德街侨德社区是疫情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侨德花园大多是老旧楼梯楼,社区居住着约3000名居民,且行动不便、高龄独居老人的比例较高。在疫情管控期间,从上门核酸检测到物资、医疗保障等工作都面临巨大挑战。

“侨德花园李先生降压药快吃完了,向我们求助买药,谁能接单?”“有住户反映需要购买一瓶酱油,谁可以去帮忙?”……社区网格党支部书记、侨德家园防疫服务队队长缪少美连转无休、不停地协调沟通,解决居家住户的困难,连自己的孙子都没顾上、声音也变得沙哑。

缪少美是一名老党员,退休后一直为社区贡献余热。疫情来袭,侨德花园拒绝等靠要。由缪少美等党员牵头,发动21名小区居民、保安小哥组成侨德家园防疫服务队,主动挑起了“引路员”“咨询员”“参谋员”的角色。

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侨德家园防疫服务队是同德街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的生动写照。去年以来,同德街认真贯彻落实白云区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织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发动各级各类党员全面下沉居住地。

在抗击疫情期间,同德街党工委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通过“同心防疫、同德有你”疫情防控志愿者招募小程序,就地发动居住地党员及志愿者立即向社区报到,撬动更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支持同德街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党群力量汇聚成强大的战疫合力。

“医生您好,这是周叔的病历和用药清单,拜托我来找您开药,我们现在可以和他视频连线。”在疫情管控期间,就医送药志愿队的志愿者李伟多次来到医院,与医生沟通“代开药”的情况。

同德街按照管控区网格,由党员牵头组建了19支防疫买药志愿队。居民群众求助,志愿者接单当“跑腿员”去医院取药,再由在管控区内的志愿队爱心接力,送药到居民手上,打通了疫情期间群众求医问药的“最后100米”。

今年以来,白云区全面推行基层党建五项措施,常态化组建党员突击队是重要举措之一。6月1日,同德街表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个人。在总结“0408”“0427”抗疫经验的基础上,同德街正式组建了同德经济联社党员突击队、青年后备队和群众志愿队“三支队伍”。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及日常工作中,“三支队伍”将勇挑重担作表率,尽全力发挥党员青年生力军的先锋模范作用。

支部建在网格上 底数清情况明,治理更精准更有力

一平方公里内,聚集了1033栋出租屋、近3万的常住人口……毗邻地铁8号线两个站点的横滘村,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由于人口流动性较大,底数不清一直是城中村治理的难点痛点。

在总结“0408”“0427”疫情处置工作的基础上,同德街制定了《同德街全面推进城中村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坚持党建引领,以全面摸清城中村治理底数为第一突破口,列出40条具体措施。

“我是社区房管员,请问有人在家吗?”党员陈乐恩是上步社区的“房管员”,也是一名“网格员”,为完成“洗楼”工作,通常一天要爬近千级楼梯。

要真正做到情况明、底数清、数据准,就得用脚力大起底、大排查。“监控也有盲区,有的人可能一个月都不会出门,只有‘洗楼’才能排查出来。”陈乐恩深有感触,“对于上班族,我们则要错峰行动,周末加班‘洗楼’。”

哪里任务最艰巨,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今年以来,同德街健全城中村网格化党建机制,健全“街党工委—经济联社党组织—经济合作社党支部—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责任区”六级基层组织架构,推进支部建在网格上,成立108个网格党支部,确保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通过最新一轮的“洗楼”,同德街在实有人口数、九类重点人员数、栋长注册数登记上,完成率均超过100%。

近年来,电动车充电挑战着城中村治理的安全红线。“私拉电线充电,把电池提进屋里,消防隐患非常大,居民投诉很多。”横滘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陈嘉伟告诉记者。

让党员身处于网格中,联系群众于网格中,发挥作用于网格中。智能刷脸进入、24小时监控、自动消防系统、月租88元免充电费……今年4月,横滘村首个电动自行车充电站投入使用,配置120个充电插口,解决约100台电动自行车的停放问题。横滘村充分发挥网格党支部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党员带头通过入户走访、开会座谈的形式广泛征求群众关于电动车充电站的意见,最终推动项目成功落地,形成社区事务“居民做主,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共建共治共享 聚焦“急难愁盼”,民生实事落地有声

在同德街,众多小区楼龄超过20年,尤其是楼层高的步梯楼,让不少居民、长者“望楼兴叹”。高层居民对加装电梯的愿望迫切,而低层业主则有不同意见。如何协调?

共建共治共享,关键在于跟居民“多商量”。同德街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为辖内社区搭建起社区事务多元共治平台,党员代表、居委会代表、业主代表、社区法律顾问等齐聚到社区民主议事厅,把心里话摊开讲。“采光问题,能否通过玻璃外墙解决?”“当时一楼房子价格更高,高层业主能否给低层一定的补偿?”……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协商,一台台崭新的电梯在同德拔地而起。

今年上半年,同德街已完成25台电梯的备案,在建电梯25台。目前,同德累计有100多栋老旧楼成功加装电梯,成为广州市加装电梯示范街。近期同德街还引进有资质的工程监理单位进行电梯加装和零小工程的全流程巡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加装电梯是同德街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缩影。同德街还以疫苗接种、交通治理、垃圾分类、人居环境提升等重点工作为抓手,不断提升治理水平、服务水平和发展水平。

去年,上埗桥拓宽工程顺利完工并通车,新桥新增了4车道,大大便利了群众出行。然而,桥底空间很快便堆满了杂物和建筑废料。“从地铁口回家要经过桥底,每次都想走快两步。”家住同德花园的罗先生说。

群众的堵点,就是工作的着力点。如今,在同德街党工委的全力推动下,上埗桥底空间已完成升级,通过党建绿化小节点、桥底部分围蔽等改造,彻底改变从前的垃圾成堆的现象。

为群众办好一件实事,就会温暖一片人心。今年,粤溪村居民多了一个休憩遛娃的好去处。原来占地上千平方米的农贸综合市场及集体物业,已改造成党建文化公园和垃圾分类环保驿站。“以前的市场又脏又乱,现在党建公园建好了,我经常带娃过来玩,幸福感明显提升。”粤溪村居民曹阿姨说。

在全区十大民生实事的基础上,白云区在166个村(联社)全面推行村一级的“十件民生实事”。今年,粤溪经济合作社党支部继续把加强环保驿站周边设施管理作为2022年十项民生实事。在粤溪经济合作社办公楼,“两委”干部成员公示履职承诺和2022年十项民生实事,接受群众的监督,保证桩桩事关民生,件件落地有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1月23日 上午10:11
下一篇 2023年1月23日 上午10: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