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合肥市政府项目组织申报与管理程序指南(2021年合肥市政府网)

022年合肥市政府项目组织申报与管理程序指南(2021年合肥市政府网)"

政府项目是项目申报行业对于工作对象的统称,是由政府部门制定、发布的政策性任务。政府项目包含专项资金项目、荣誉资质评定、专项奖补等由政府主管部门主导推动实施针对企事业单位的政策性工作。了解政府主管部门对于政府项目的组织申报与管理程序才能更好的制定出项目申报计划、管理流程、实施计划等工作。

1. 政策发布

每年各级政府主管部门都会不定期发布年度专项资金扶持政策。

专项资金意思就是专门用途的项目资金,项目可以是企业单独完成的,也可以是与其他企业、高校、社会组织等合作完成的,这要根据具体的文件要求来落实。

政策发布渠道以主管部门官方网站为主,部分项目也会发布在主管部门其他网络平台比如公众号、APP客户端等。

项目在设立之后负责机关会以公告的形式在其网站公布项目内容;上一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文件还会被下级部门转发,一般由区(县)级部门组织申报,再层层向上提交。

部分项目不会公开发布通知公告,会定向发送给相关申报单位或者其上级组织部门负责传达;涉及保密性的项目会专门传达。

通知公告文件会详细地写明申报流程及所需资料,企业只需按其要求准备整理好资料,装订后送往审核主管单位就好;然后就是等待审查、通知。

2. 组织单位申报

政府主管部门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组织申报,谁发布谁负责组织申报,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管理申报工作。组织申报工作一般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1)政策宣导。主管部门一般会制作政策解读文件配合宣导工作,政策宣导也会要求下级部门转发通知或者推送符合条件的单位。

(2)培训答疑。部分项目会组织培训工作,针对申报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 申报单位参与申请;也有开通答疑电话或者 QQ 群之类的操作。

(3)启动申报。开通申报系统,提供系统技术支持,提供填报系统答疑等服 务,协助申报单位完成申报工作;最后是按照截止时间收材料(申报书)。

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事业单位根据指南要求提交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及其他相关材料;专项资金申请一定要用于真实的项目,百分之百保证项目资料的真实性,因为重大项目后续还会有审查、抽查、暗访等。

3. 形式审查

企业提交专项资金申报材料之后,一般会由专业机构或对应的最末级政府主管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主要审查申报人、申报单位的资格条件、申报材料是否齐全等。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的项目,一般都会进行受理预审。如果材料不符合要求可能会被退回修改,在规定时间内修改提交可以重新受理,否则视同放弃申报。

形式审查的工作方式并不统一,部分项目收到申报书后统一安排专业机构进行形式审核;一些项目是在收材料的窗口核对要件,进行初步形式审查,主要是核对文件要求的资料是否符合要求,证照的内容是否与文件要求一致等。具体项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以实际申报的项目要求为准。

形式审查合格进入专家评审环节,不合格则申报失败,没有补资料、修改的机会。

4. 组织专家评审

形式审查合格后进入专家评审环节。专家评审环节方式各不相同,有安排网络评审、集中评审的,也有会议评审的(答辩),还有函审形式。

专家评审工作由项目主管部门负责,首先是在专家库抽取评审人员,然后通知专家,确认是否参与评审,最后是组织进行评审。部门项目还会组织评审专家进行相应的培训,即使不培训也会提供评审操作指引或者相关文件。

大部分项目会组织专家进行材料初步评价打分,然后再进行答辩二轮审核。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特定的评价体系、评分细则,专家根据提前制定的评审规则进行打分。根据申报单位得分排序,按照文件规定会以 1:1.2 的比例选择进入下一轮答辩环节的名单。未进入答辩名单的企业本轮被宣判失败。

5. 组织答辩

答辩是多专家现场评审或者会议评审的一种方式,也有采用视频会议答辩的方式进行。主管部门组织专家根据答辩结果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分。评审专家参考主管部门提前制定的答辩评审细则、评分标准进行打分。

获得答辩资格已经是离成功不远了。主管部门会通知申报单位具体的答辩时间、地点、出席人员以及其他相关要求。企业负责人或者项目负责人按照通知要求准备答辩工作,不出席视为放弃。

答辩通知一般会在主管部门官方网站公告通知,也会发邮件到申报时填报的邮箱中,甚至还会电话、短信通知到当时填报中预留的联系方式。申报单位要做好准备,按照通知要求准备材料、PPT以及证件等。

6. 公示立项

答辩结束后根据分数排序报送主管部门审核,进入公示期。政府部门公布项目评审结果,按照择优支持的原则提出年度项目安排方案,并将拟立项项目清单进行公示。公示时间根据文件规定 7~10 天都有,具体以文件为准。

以科技部项目为例,按照科技部相关规定,只公示立项的主要信息,不再公示项目负责人和经费数。公示结束后,申报系统提示拟进入“审核环节”,审核环节主要是由科技部负责,对立项程序规范性、立项情况与任务目标和指南相符性等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和建议,反馈专业机构。专业机构根据通过合规性审核的项目安排发布立项通知。

7. 签订任务书(合同)

公示环节后进入签订任务书、签订资金合同、拨款环节。

立项通知下达后,政府主管部门或者专业机构与项目牵头单位签订项目任务书,组织开展任务书网上填报、审核及纸质任务书签订等工作。

然后是签订资金和拨款合同,完成资金合同后,申报单位要及时提交拨款资料到主管部门。

主管单位收到拨款资料就会安排申请拨付资金,该资金由相应的财政部门统一拨付。

由于流程节点控制和报批程序,企业千万不要错过提交拨款资料的时间,否则可能要等到下批次拨付,就不知道是哪一年了。

8. 检查验收

目前专项资金过程管理优化在于减少科研项目实施周期内的各类评估、检查、抽查、审计等活动,探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方式,充分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提高监督检查效率,实行监督检查结果信息共享和互认,最大限度降低对科研活动的干扰。

大型项目会有中期检查,主要采取现场检查和会议检查等形式展开。

目前,仅对三年及以上执行期的项目进行中期检查,项目执行期内原则上只实施一次中期检查,鼓励对重大项目的关键技术指标引进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独立的第三方评测。

验收工作是所有项目都必须要参加。

企业事业单位按要求完成预定任务目标,规定期限内申请项目验收。

项目实施期满,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应当根据有关要求,严格按照任务书的约定,考核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和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组织开展综合绩效评价,重视相关项目间的协同和项目对重点专项目标实现的支撑作用。

结余经费的认定、留用与收回等按照综合绩效评价相关要求执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12月25日 上午10:44
下一篇 2022年12月28日 上午10: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