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建设不能盲目“APP化”(为什么建设智慧校园)

许君强

看作业、查成绩、接收学校通知……近年来,随着智慧校园建设,越来越多的教育类APP成为家长手机中的必备软件。然而,这些软件有的需要交费才能使用,有的需要绑定个人信息,给家长和学生带来困扰。(据《新华每日电讯》4月28日报道)

打造智慧校园、对学生学习进行智能化管理,作为一种提升效率的手段,是一件好事。然而,打造智慧校园,是否等于“APP化”?接收教学通知、学习打卡分别需要下载APP,占用手机内存不说,更让家长和学生在辗转不同的APP之间身心俱疲;查看考试成绩必须先付费,把教育异化为一门生意,给家长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注册登录APP,必须绑定手机号、提供地理位置等信息,也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智慧校园建设不是装APP大赛。让家长下载各种教育类APP,甚至把本该由教师承担的教学工作推给APP,这何尝不是一种形式主义?轻松了老师、忙坏了家长,教学质量却未必有显著提升,这既违背了智慧校园建设的初衷,也背离了教育的初心。

智慧校园建设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盲目“APP化”。多听听学生和家长的意见,把选择权真正交给他们,对教育类APP一方面减量,一方面提质,智慧校园建设才能真正造福学生,惠及教育。

作者:许君强

来源: 河北日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10月9日 上午10:44
下一篇 2022年10月9日 上午10:58

相关推荐